深度網
深度網

标准立即倒入塗布器內

时间:2025-04-26 21:03:23来源:

2、赭曲薄層色譜測定

(1)薄層板的霉毒製備:稱取4g矽膠G,加約10mL水於乳缽中研磨至糊狀,标准立即倒入塗布器內,检测製成5cm×20cm、赭曲厚度O.3min的霉毒薄層板三塊,在空氣中幹燥後,标准在105~110℃活化1h,检测取出放幹燥器中保存。赭曲

(2)點樣:取兩塊薄層板,霉毒在距薄層板下端2.5cm的标准基線上用微量注射器滴加兩個點。在距板左邊緣1.7cm處滴加0TA標準溶液8μL(濃度O.5μg/mL),检测在距板左邊緣2.5cm處滴加樣液25μL,赭曲然後在第二塊板的霉毒樣液點上加滴0TA標準溶液8μL(濃度O.5μg/mL)。

(3)展開

①展開劑

橫展劑:乙醚或乙醚-甲醇-水(94+5+1)。标准

縱展劑:甲苯-乙酸乙酯-甲酸-水(6+3+1.2+O.06)或甲苯-乙酸乙酯-甲酸(6+3+1.4),苯-冰乙酸(9+1)。

②橫向展開:在展開槽內倒入10mL橫展劑,先將薄層板縱展至離原點2~3cm,取出通風揮發溶劑l~2 min後,再將該薄層板靠標準點的長邊置於同一展開槽內的溶劑中橫展,如橫展劑不夠,可添加適量,展至板端過1min,取出通風揮發溶劑2~3min。

③縱向展開:在另一展開槽內倒入lOmL縱展劑,將經橫展後的薄層板縱展至前沿距原點13~15cm。取出,通風揮幹至板麵無酸味(約5~10min)。

(4)觀察與評定:將薄層色譜板置波長365nm紫外光燈下觀察。

①在紫外光燈下將兩板相互比較,若第二塊板的樣液點在OTA標準點的相應處出現最低檢出量,而在第一塊板相同位置上未出現熒光點,則樣品中的OTA含量在測定方法的靈敏度10μg/kg以下。

②如果第一板樣液點在與第二板樣液點相同位置上出現熒光點,則看第二板樣液的熒光點是否與滴加的標準熒光點重疊,再進行以下的定量與確證試驗。

(5)稀釋定量

比較樣液中OTA與標準OTA的熒光強度,估計稀釋倍數。經稀釋後測定含量時,可在樣液點的左邊基線上滴加二個標準點,0TA的量可為4ng、8ng。比較樣液與兩個標準OTA熒光點的熒光強度,概略定量。

(6)確證試驗:用碳酸氫鈉乙醇溶液(在100mL水中溶解6.0g碳酸氫鈉,加20mL乙醇)噴灑薄層色譜板,在室溫下幹燥,於長波紫外光燈下觀察,這時OTA熒光點應由黃綠色變為藍色,而且熒光強度有所增加,再估計樣品中OTA,如果與噴灑前情況不一致,要利用噴灑前所做的估計。

(六)注意事項

1、空氣濕度影響薄層板分離效果,可根據板麵分離情況決定縱展劑中是否加水。

2、如果將薄層板直接進行橫展,當樣品中OTA含量高時,OTA的熒光點會被橫向拉長,使點變扁,或分成兩個黃綠色熒光點。這是因為在橫展過程中原點上樣品的量超過了矽膠的吸附能力,原點上的雜質和殘留溶劑在橫展中將OTA點橫向拉長了,這時可根據OTA黃綠色熒光的總強度與標準熒光強度比較,估計需減少的滴加微升數或所需稀釋倍數。在本方法中,先將薄層板縱展一短距離後再橫展,避免了上述現象的發生。

3、OTA的標準使用液應避光,用黑紙遮光。

4、在薄層板上OTA的最低檢出量為4μg,本方法的最低檢測量為10μg/kg。

5、本方法經五個協作者驗證,當小麥、玉米中OTA加入量分別為10、50、100μg/kg水平、每個水平n=2時,方法的回收率用X表示,精密度用SD表示:

小麥分別為93±10.23、92±14.72、105±38.85;

玉米分別為88±9.68、88±9.68、103±41.2。

二、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法

赭曲黴毒素A作為半抗原,與牛血清白蛋白(BSA)或人γ球蛋白結合,製成複合抗原;免疫動物,產生特異性的抗血清或單克隆抗體,並建立起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法。Candlish等人1986年首次報道了抗赭曲黴毒素A的單克隆抗體。衛生部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所也已製備出高特異性的抗赭曲黴毒素單克隆抗體,建立了直接競爭性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法(直接法)和間接競爭性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法(間接法)。

(一)直接法

1、原理:將已知抗原吸附在固相載體表麵,洗除未吸附的抗原,加入一定量的酶標記抗體與樣品(含有抗原)提取液的混合液,競爭溫育後,在固相載體表麵形成抗原-抗體-酶複合物。洗除多餘部分,加入酶的底物。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底物發生降解反應,產生有色物質。通過酶標檢測儀,測出酶底物的降解量,從而推知被測樣品中的抗原量。

參考資料:食品衛生微生物檢驗標準手冊

相關鏈接:乙酸乙酯碳酸氫鈉赭曲黴毒素A

更多内容请点击【探索】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