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研究還發現秦艽花中還含有不少種類的秦艽其临三萜類化合物。張秀豔等采用矽膠、花化Sephadex LH-20、学成MCI、分药反相ODS等方法對小秦艽花的理作化學成分進行分離純化,共得到8個三萜類化合物,用及用的研究分別為櫟癭酸(22)、进展α-香樹脂醇(23)、秦艽其临β-香樹脂醇(24)、花化28-羥基-α-香樹脂醇(25)、学成28-羥基-β-香樹脂醇(26)、分药熊果酸(27)、理作和3β-乙酰氧基-28-羥基-12-烯-齊墩果烷(28)和齊墩果酸(29),用及用的研究這8個三萜類成分均為從小秦艽花中新分離得到。进展秦艽花中三萜類成分見表4,秦艽其临結構見圖3。
秦艽組植物花中除了主要含有環烯醚萜苷、黃酮及三萜類成分外還含有一些其他成分。如從西藏秦艽花中分離得到大葉苷D(30)、二十一烷醇(31)。從小秦艽花中分離鑒定出α-D-葡萄糖苷基-α-D-葡萄糖苷(32)和5-羥基水楊酸(33)。從秦艽花中分離得到的β-穀甾醇(34)、胡蘿卜苷(35)。從秦艽花生物堿提取物的氯仿萃取部位分離得到兩個單萜環稀醚化合物Secostrychnosin(36)、(4R,4a S)-4-vinyl-4,4a,5,6-tetrahydro-3H-pyranopyran-1-one(37)。此外,秦艽花中還含有蔗糖、鞣質、蛋白質以及微量元素(如Ca、Fe、K、Mg、Na等)等。秦艽花中其他成分見表5,結構見圖4。
研究報道秦艽根具有抗炎鎮痛活性。同樣,秦艽花也具有抗炎鎮痛作用。研究表明大葉秦艽花、麻花秦艽花醇提物可顯著減少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腫脹的體積以及大鼠角叉菜膠足趾腫脹率;同時可以提高熱板法引起小鼠的痛閾值,延長光電甩尾法所致的潛伏期,還能明顯減少醋酸引起的扭體次數;麻花秦艽花水提物和70%乙醇提取物中(1.5 g·kg-1)、高劑量(3.0g·kg-1)均對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腹部毛細管通透性增加具有顯著的抑製作用,且呈劑量效應關係,表明大葉秦艽花與麻花秦艽花均具有較好的抗炎鎮痛作用。並且大葉秦艽花與麻花秦艽花可抑製脂多糖(LPS)誘導的p65、p50核轉位和NF-κB轉錄活性,表明秦艽花的抗炎鎮痛作用與NF-κB信號的抑製有關;秦艽花中環烯醚萜苷成分還可降低膠原誘導性關節炎動物模型血清中白細胞介素-1β(IL-1β)、白細胞介素-6(IL-6)和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下調iNOS和COX-2水平,並進一步抑製關節滑膜中MMP1和MMP3的表達水平,從而減輕軟骨損傷,發揮抗類風濕關節炎的療效。此外,研究表明秦艽花發揮抗炎鎮痛作用的有效成分主要為環烯醚萜苷,如龍膽苦苷、獐牙菜苦苷、馬錢苷酸等。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中南藥學》,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