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萬物複蘇。跃动春耕時節的智慧東莞,田間地頭湧動的农业不隻是農忙的熱潮,更有科技與保險交織的新图創新力量。3月19日,科技赋能2025年東莞市春耕生產暨農業科技、保险農業保險支農服務雙下鄉現場會在南城街道將軍洲都市田園召開,护航現場發布了政策性農業保險“保防救賠”典型案例,东莞農業保險正結合科技力量為傳統農業注入智慧基因。春耕
人保財險
數智賦能“荔”展新顏
科技引擎“飛”躍新程
活動現場,走進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東莞市分公司(下稱“東莞人保財險”)展區,一塊實時更新的電子屏格外醒目:東莞首個荔枝智能化防災減損示範園現場傳來高清影像,果園內荔枝果樹的生長態勢、病蟲態勢數據在屏幕上清晰可見。“通過雲端分析果樹預測長勢、評估風險,能夠生成精準農事處方,實現智能決策。”東莞人保財險農險部負責人陸塨鵬指著屏幕說道。
據介紹,該項目由東莞人保財險與東莞市農業科學研究中心合作建設,“園區匹配使用來自全省兩千多個監測點收集的數據庫,模型訓練數據超10萬張高清圖片,設置無人機、孢子檢測儀等34個設備,及時監控荔枝生長異動情況。”陸塨鵬介紹道,“我們的科技成果跟全市果農共享,他們還能通過小程序上傳果樹異常照片,係統自動匹配數據庫,農業專家在線診斷,提供指導意見。”
與此同時,今年2月,東莞人保財險聯合東莞市無屆農場發展有限公司建成全省首個無人機飛防服務中心,該中心集成“防災減損、農技指導、物資運輸、科技推廣、技能培訓”五大核心功能,通過引入大疆農業無人機、多光譜遙感監測等智能設備,實現對農作物病蟲害、旱澇災害的實時預警與精準幹預。
“無人機飛防不僅節約了人力成本,還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陸塨鵬以麻湧鎮香蕉黃葉病防治為例,無人機精準定位病灶區域後,迅速調配飛防服務,大幅降低了農戶損失。
國壽財險
移動檢測車開進田間地頭
水產疫病“未病先治”
在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東莞中心支公司(下稱“國壽財險東莞中支”)展區,一台印著“服務三農 振興鄉村”字樣的現場檢驗檢測車吸引眾人圍觀。“過去農戶送檢要跑廣州,現在車上半小時就能出報告!”國壽財險東莞中支農險部負責人陳熙現場介紹道,工作人員從魚塘取樣後,可以在檢測車上立即啟動水質、疫病分析,並生成檢測報告,這一“移動工作站”已覆蓋東莞5個鎮街。
活動現場國壽財險的檢驗檢測車。
“日常定期檢測就像給魚塘做‘體檢’,防住一次病害,可能救活一塘魚。”負責檢測車日常檢驗工作的國康檢測負責人曾祥翰坦言。據了解,水產疫病爆發快、死亡率高,傳統保險側重事後賠付,而國壽財險選擇“關口前移”,通過免費巡檢提前預警水質異變,指導農戶調整養殖環境。“我們派技術員到魚塘邊,檢測報告和防治方案現場交付,農戶反饋和檢測中心結果完全一致。”曾祥翰表示。
工作人員在檢測車上解剖活魚樣本。
科技與保險的深度融合,正重塑著東莞農業的生產邏輯。當遙感影像替代人工巡查,當數據流貫通每一棵果樹、每一方魚塘,東莞農業的智慧化圖景愈發清晰。
采寫:南方農村報記者趙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