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網
深度網

全國飼料第一大省爭奪戰

时间:2025-04-26 21:19:07来源:

全國飼料第一大省爭奪戰!全国新希望六和、饲料省争势亞太中慧領銜本土軍,第大夺战大双等强抵禦海大、新希雙胞胎、望和力源等強龍攻勢_南方+_南方plus

中國飼料工業版圖正經曆深度重構。作為連續20多年領跑全國的新希飼料大省,山東年產飼料超4600萬噸,望和成為占全國總量1/7的產業航母。在當前複雜且多變的經濟形勢下,齊魯大地飼料產業暗流湧動,市場洗牌加劇,頭部企業加速全產業鏈布局,中小廠商麵臨轉型陣痛,技術創新與模式迭代正在重塑行業生態。

即日起,農財寶典新牧網推出“山東飼界大戰”專題報道,以產業轉型邏輯探析、企業生存樣本解剖、從業人員命運追蹤三維視角,解碼山東飼業變革,從山東飼料行業風雲變幻,讀懂新經濟形勢下國內飼料行業新發展和新格局。近年來,伴隨山東地區肉禽業穩步發展,生豬專業育肥模式漸趨成熟,山東飼料工業迅速發展,全省飼料年產量突破4600萬噸,占全國飼料總產量15%,居全國首位。各大巨頭飼企在齊魯大地爭雄。

得山東者得天下。在山東飼界,被譽為農牧業“精神教父”的張唐之曾連續創辦六和與亞太中慧兩家百億企業。2005年,新希望收購六和,隨後一躍而成我國最大的飼料企業。海大集團近年在山東飼界瘋狂擴張,2017年收購山東大信強勢挺進齊魯市場。

除了海大,當前多家飼料巨頭加快布局山東市場,本土龍頭玖瑞在山東濰坊建設新廠,邦基大力推廣放養以支撐飼料業務發展;外來巨頭企業同樣虎視眈眈,近期雙胞胎計劃再次進軍山東市場。

外來巨頭與本土豪強短兵相接,山東飼界將如何洗牌?

肉禽料年產量居全國首位
飼料第一大省冰火兩重天

山東是我國畜牧業大省。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山東畜牧業生產總體平穩,主要畜禽肉蛋奶產量約1679.9萬噸,同比下降約0.3%,其中肉類產量約928.3萬噸,同比增長2.5%。全省生豬、牛羊出欄量均有所下調,家禽出欄量則迅速增長。

養殖端的變化使上遊飼料工業發展減速,尤其是生豬產能的調整給山東豬料產業帶來巨大壓力。“空欄率很高,市場料基本降60%以上。”北方一家飼料企業相關負責人向記者描述去年上半年山東地區豬料企業的慘狀,直指行業痛點,山東飼料市場正從增量轉向存量競爭。

中國飼料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山東飼料產量達4648萬噸,同比下降1.4%。其中豬料下滑明顯,同比下降14.1%;蛋禽料和肉禽料有所增長,同比增長1.7%和2.6%;反芻料、水產料因產量基數較小,變化相對平穩。

不過,作為產量第一的飼料大省,山東在飼料行業的地位依然不可小覷。觀察不同動物類別飼料占比,山東飼料產量以肉禽料為重中之重,2024年肉禽料產量達3047萬噸,占全省飼料總產量66%,穩居全國第一。豬料次之,年產量達966萬噸,占全省飼料總產量21%。

2397家山東飼企構築超級矩陣
濰坊和臨沂組成“飼料矽穀”

在濰坊至臨沂兩大核心飼料產區,838家飼料相關企業組成“飼料矽穀”。在山東全省,2397家持證企業構成超級矩陣,讓齊魯大地成為全球罕見的飼料產業密集區。

“山東飼料廠家多,產業鏈比其他地區更全。”山東省畜牧業協會豬業分會常務副秘書長侯明權向記者介紹,山東養殖業飼料成本相對其他地區低,具有一定的成本優勢,主要因為山東地區飼料產業鏈較全麵,產品豐富,且眾多飼料企業圍繞養殖場方圓50公裏密集分布,運費較低。

此外,青島、德州、煙台、濱州、聊城、濟南6座城市的飼料及飼料添加劑企業數量均在130家以上,其中煙台和青島為豬料布局重點地區,德州和聊城在蛋禽料發展方麵走在前列。

作為北方飼料業的核心戰場,齊魯大地上飼企爭雄正在上演。山東不僅有新希望六和、亞太中慧、布恩、邦基、玖瑞、環山等本土企業,海大、力源、雙胞胎等眾多外來龍頭飼企也在此布局。

海大集團旗下有海鼎體係和山東大信體係,年產量合計在500萬噸左右。海鼎和山東大信背靠海大的集團優勢,與亞太中慧、布恩等山東本土的龍頭企業展開較量。力源集團在山東地區的飼料年銷量約40萬噸,未來或進一步開拓在山東的禽料市場。

當海大集團在山東地區瘋狂擴張遇上亞太中慧、布恩農牧等企業本土優勢,雙胞胎放養業務二次北伐碰上邦基公司本土布局,這場齊魯飼界暗戰已進入白熱化階段,價格戰和服務戰雙箭齊發。

地處兵家必爭之地,山東飼料業的競爭格外激烈。伴隨養殖業中小散戶流失、規模化水平不斷提升,齊魯飼料界硝煙仍在彌漫。“這兩年在山東外銷飼料業務挺難的,散戶基本沒有利潤,不怎麽養了,所以飼料的價格競爭比較猛。”山東地區一位原料貿易商說。

站在2025年的十字路口,山東飼料產業正經曆從量變到質變的驚險一躍。當產能過剩遇上消費升級,能在這場齊魯爭霸中活下來的,將是那些把成本控製刻進DNA、把技術創新融入血脈的行業王者。

撰文:劉鑫
來源:南方農村報

版權聲明:未經許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
編輯 龍振輝

更多内容请点击【知識】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