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上午,華南農業大學在丁穎禮堂舉行2024年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出征儀式暨暑期“萬名學子鄉村大調研行動”啟動儀式,展乡正式開啟華農師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调研
據了解,华农今年暑假,学奔线开華南農業大學將組建751支突擊隊奔赴“百千萬工程”一線開展服務,赴百參與師生人數近7000人。千万他們將重點圍繞嶺南特色產業、工程海洋產業、展乡鄉村集體經濟、调研綠美廣東、华农縣域科技服務、鄉村規劃建設、文化創意和保育、古建築活化、鄉村公共服務等領域開展工作。同時,近萬名華農學子將以“定點調查+返鄉調查”的形式,重點圍繞省委“百千萬工程”工作要點中的“發展、建設、治理”等領域開展暑期調研。
活動啟動儀式現場。安沛 攝
服務“百千萬工程”
當先鋒、打頭陣,創品牌、作示範
華南農業大學黨委書記李鳳亮在動員講話中指出,作為華南地區唯一的農林類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華農要在服務“百千萬工程”中當先鋒、打頭陣,創品牌、作示範。校團委和各學院要認真落實團省委有關部署,發揮專業優勢,積極挖掘成果,用“小切口”寫出“大文章”。在同學們出征之際,他提出三點要求:一是要進一步找準青年大學生服務“百千萬工程”的目標和定位。華農學子要主動樹立在服務“百千萬工程”工作中爭當高校排頭兵的意識,主動參與鄉村振興工作,更加緊密地依托學校優勢開展調研實踐,助力 “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深度融合。二是要進一步發揮服務“百千萬工程”的實踐育人作用。各單位要充分發揮科技特派團“科技尖兵”、科研創新平台“科研高地”和校企合作創新班“人才搖籃”的作用,更好引導廣大青年學子紮根基層不懈奮鬥。三是要進一步提升“百千萬工程”突擊隊和萬名學子大調研的工作成效。廣大師生要在社會實踐中找到“真問題”,在實踐中解民生、治學問、出成果,在“自找苦吃”的曆練中見世麵、壯筋骨、長才幹,展現華農人的精神風貌和責任擔當。
華南農業大學“百千萬工程”青年突擊隊工作站在會上揭牌成立。今年,學校派出了78支突擊隊到廣州從化、河源紫金、清遠陽山、河源東源義合鎮參與打造典型鎮和示範村樣板工作,並在四地分別建設了華南農業大學“百千萬工程”青年突擊隊工作站,為常態化長效化服務地方發展提供更多保障。
大會還舉行了華南農業大學·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青年實幹家計劃工作站、雲浮市“學子歸巢”華南農業大學聯絡服務站等揭牌儀式,進一步推動校企合作和校地合作,為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注入更多青春動能。
奔赴鄉村曆練真本事
發揮所學所長助力產業發展
據介紹,一年來,華農師生堅持發揚“自找苦吃”的精神,把鄉村田野當作廣闊課堂,在社會實踐中曆練真本事。自2023年啟動“百千萬工程突擊隊”工作以來,全校共有600多支隊伍參與活動。 2024年寒假期間組織開展的“萬名學子鄉村大調研行動”中,400多支隊伍圍繞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等主題,深入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1000多個行政村開展調研。華南農業大學團委書記陳宇棟表示,今年暑假社會實踐活動規模大、覆蓋麵廣、活動形式豐富多樣。
“作為農科學子,我們責無旁貸地支持鄉村振興,將生產技術帶到基層,真正做到立足產業需求。我們致力於產業發展,從種植到加工,通過所學幫助果園豐收、果農賺錢,我們充滿成就感。”2023年突擊隊省級品牌項目代表,華農園藝學院“火‘荔’全開”實踐團在會上分享了調研感悟。據介紹,該實踐團隊長期駐紮茂名,為各縣區提供荔枝產業相關技術服務,開展實驗並參與荔枝園日常管理工作。
華農園藝學院“火‘荔’全開”實踐團。安沛 攝
“從大一到現在,每年暑假我都會參加‘三下鄉’活動。之前做過紅色旅遊資源和林木調查工作,今年我想繼續做點不一樣的內容。”2021級園林專業本科生鍾麗麗即將奔赴河源市義合鎮,參與研學基地設計與規劃工作。她希望能夠發揮所學所長,為服務“百千萬工程”出一份力。
“希望將自己的專業所學與鄉村發展結合起來!”2022級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專業的學生禤偉儀表示,她將奔赴廣東多個典型村,圍繞鄉村治理和鄉村建設等領域開展問卷調查、座談訪談、現場走訪等形式的調研。
無人農場是智慧農業的發展方向。2023級農業工程專業博士生滿忠賢則將帶領團隊前往河源、茂名等地,調研農業生產狀況,推廣無人農場模式,指導農戶使用智能農機,在實際運用中進一步改造升級農機設備。
此外,廣東農村政策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文曉巍教授則以寒假期間對1400多個行政村開展的鄉村建設和治理現狀調研為例,從調研方法、報告撰寫等方麵分享了鄉村調研的工作經驗。
【記者】楊智明
【通訊員】費思迎
【來源】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