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夏收、夏收夏種、天润条助夏管工作有序推進,粮油力早粒归廣東省供銷合作聯社組織廣東新供銷天潤糧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省供銷天潤”)、全链廣東天禾農資股份有限公司 (下稱“省供銷天禾”)、稻颗廣東新供銷天業冷鏈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省供銷天業”)等下屬社有企業在全省內布局為農服務網點,新农景從人員、夏收設備、天润条助資金等方麵加強調度管理,確保夏糧應收盡收,顆粒歸倉。
用廣東南雄農民自己的話來說,曾經他們是“有天無地曬,有地無天曬。”然而,近日在南雄市絲苗米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裏,彎腰晾曬的農民少了,先進的烘幹設備開足馬力,呈現一派新景象。
南雄產業園,工作人員查看夏糧烘幹情況
豐收的背後,是踏實的耕耘。省供銷天潤以南雄市絲苗米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下稱“南雄產業園”)、廣東絲苗米跨縣集群產業園(汕尾市)(下稱“汕尾產業園”)、懷集絲苗米現代農業產業園(下稱“懷集產業園”)等為主要載體,采取“天潤+供銷社+鎮村服務站+農戶”的模式,在全省範圍內開展“夏糧行動2024”,努力為稻穀顆粒歸倉保駕護航。
高效解決農戶“晾曬難”,得益於夏收前的摸底排查。省供銷天潤南雄收糧點負責人張誌輝表示,“跟進農戶種植情況後,我們對南雄產業園的烘幹設備進行維護保養,對接南雄本地烘幹廠,提升改造了糧倉,確保糧食安全。”據悉,南雄產業園的日烘幹量達240噸,每天可加工處理稻穀100噸。
烘幹前的糧食有人管、烘幹後的糧食有地儲,才能讓農戶無後顧之憂。麵對收割、烘幹高峰期,懷集產業園不僅事先調試各農機設備,還優化了倉儲和物流流程,確保農機作業不卡點。省供銷天潤懷集業務人員禤海生表示,“保證稻穀的品質和口感,才能讓農戶的辛勤勞動得到回報。”
懷集產業園,工作人員正在檢查維護烘幹設備
做好耕種管收的一條龍服務,離不開省供銷天禾、省供銷天潤、省供銷天業等社有企業的緊密協作。夏收期間,省供銷天業協調噸袋、調節恒溫倉,解決稻穀儲存問題;水稻生長期間,省供銷天禾為農戶提供育秧插秧、肥料統配統施、收割等全托管服務,實實在在讓“小田變大田”,保障糧食品質。
此外,省供銷天潤與省供銷天禾、農戶簽訂訂單,創新聯農帶農機製,保障中小農種糧收益。省供銷天潤懷集業務人員楊東威提到,“懷集收糧點已經簽訂了超過12000畝的訂單農業合同,覆蓋懷集主要的水稻種植區域。”在汕尾,這套組合拳又有了新的打法。省供銷天潤汕尾收糧點負責人肖燁傑提到,“通過與農業發展銀行合作貸款項目,我們麵向農戶推出‘反向收購票’,用於支付糧食收購款項。”
懷集產業園正在對接小農戶開展收糧工作
除了“訂單收購”模式,省供銷天潤還通過數字供銷平台(下稱“平台”),在南雄、汕尾等地開展夏糧收購工作。在平台上,售糧農戶可實時掌握各收糧點的最新收購信息,包括品種需求、價格動態等,實現信息的無縫對接。同時,平台還支持烘幹預約和售糧預約功能,縮短等待時長,力求讓農戶賣上“舒心糧”。
記者了解到,在省供銷天潤公布的統一收購標準、讓步標準、拒收標準下,“香雪絲苗”“珍桂”等優質品種稻米成為此次夏收的重點。
“在收購價格上,總體來說,每100斤比外麵的市場價格高出大約10塊錢。”汕尾海豐縣農戶黃小軍表示,從烘幹到收購水稻,基本不用操心,“收割也有公司幫忙,200多畝水稻2天基本收割完成。”據了解,汕尾產業園今年早稻計劃收糧超2.5萬噸,目前已收購50%,預計2024年完成水稻托管服務10萬畝,每畝為農戶增加收益300元。
汕尾產業園,收割稻穀正在裝車
南雄收糧點今年早稻計劃收糧近2萬噸,張誌輝表示,公司還注重品牌米銷售,將利潤返還給村集體,“增強村集體經濟,做大做強南雄絲苗米品牌,助力當地農業發展。”
眼下,正是“三夏”農忙時節。放眼沃野田疇,省供銷天潤與省供銷天禾、省供銷天業各顯身手,共同推進糧食生產降本增效、農民增產增收。
【作者】徐臻 馬千裏
【來源】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