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種業是農業的“芯片”,是口中國家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業。递出南方農村報開設“有種聲音”專欄,美国聚焦水產種業前沿動態,种虾技術進步、申请什信市場趨勢及政策導向,破产旨在以敏銳視角洞察產業發展變化。高峰国传敬請垂注。期种
(美國種蝦巨頭申請破產,高峰期95%種蝦出口中國!傳遞出什麽信號?時長共1分06秒)
全球蝦價低迷的多米諾骨牌效應逐漸顯現,蝦類產業鏈開啟重組與變革。
2025年1月1日,元旦假期珠三角30支/斤規格的南美白對蝦報價僅14.5元/斤,冬棚蝦價掉入曆史低點。這種低迷的行情已持續好長一段時間,且目前仍未有複蘇跡象。
1月8日,大洋彼岸,美國最大的南美白對蝦育種公司American Mariculture(AMI)在佛羅裏達州申請破產,公司欠下債務1000萬-5000萬美元。
資料顯示,AMI由美國人Robin Peral在12年前創立,總部位於佛羅裏達,擁有兩家子公司American Penaied(API)和Sun Shrimp Gourmet。2022年,API佛羅裏達基地暫養池多達200口,承擔400萬-500萬尾的南美白對蝦育種工作。
12年前,全球蝦業受EMS(早期死亡綜合征)病害襲擊,像“蝦瘟”一樣傳播。經研究發現,EMS是一種破壞蝦的消化係統並導致其在放苗30天後死亡的疾病。EMS於2009年首次在中國發現,2010年在越南暴發,隨後於2011年在馬來西亞半島和馬來西亞東部出現,2012年泰國也發現病例,2013年傳播到墨西哥。2013年,全球蝦產量與2011年相比下降了15%。
在此背景下,API蝦苗以高抗病力的特性橫空出世,吸引了部分養殖戶的嚐試。API種蝦采用APE(全病原攻毒)的選育方法,耐受EMS和白斑病(WSSV)等對蝦常見養殖疾病。在EMS大流行時期,API蝦苗的養殖成功率卻極高,因其抗病能力強,在巔峰時期甚至有“養不死”的別稱,隨著養殖效果顯現,其在中國的銷量飛躍式增長。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南美白對蝦種蝦市場。有數據顯示,中國每年種蝦市場需求量約140萬-160萬尾,其中一半左右為國產二代種蝦,另外一半為進口或國產一代種蝦。2019年,API種蝦的出口量達33萬對,2020年縮減到27.7萬對。2021年,經過戰略調整,其出口量增加到53.5萬對,其中95%出口到中國,是中國銷量最大的種蝦公司。
AMI申請破產,其實也是世界種蝦格局重組的一種信號。
2024年11月23日,在第五屆水產種業博覽會上,海威集團簽下3萬對種蝦出口訂單,實現國產種蝦出口零突破。我國種蝦貿易從進口到出口,在參與國際競爭中又邁出堅定一步。
在蝦價低迷和中國自主研發種蝦崛起的雙重夾擊下,中國對進口種蝦的需求也將逐年萎縮,外國種蝦公司不得不另辟新市場。
采寫:南方農村報記者 楊玲